導讀:地球比太陽要小很多,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識,那么地球究竟比太陽小多少呢?如果用數字來表現的話,地球的體積大約是太陽的130萬分之一,但
地球比太陽要小很多,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識,那么地球究竟比太陽小多少呢?如果用數字來表現的話,地球的體積大約是太陽的130萬分之一,但要形象的去看地球與太陽比較大小的話,假如它也是籃球,那么的地球可能就是一粒米。
地球與太陽比較大小
科學計算得出,太陽的直徑是1392000千米,而地球的直徑是12756.274千米,也就是說太陽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09倍,所以地球與太陽比較大小毫無疑問是太陽更大,這是在數字上的差距,但是在生活上,地球上的人類是無法感受到的。
如果我們將太陽縮小到一個籃球那么大,那么地球的大小可能和一粒米相當,月球的話可能等于半粒芝麻,在太陽系中,木星是最大的行星,但它的大小也可能只有一個藥丸那么大,比地球稍大,但是與太陽還有很大差距。
太陽在變大還是變小
太陽是一顆恒星,太陽的內部是聚變還是裂變?答案是核聚變,因為在核聚變的過程中,氫會變成氦,所以太陽的大小和質量是在不斷增加的,也就是說太陽還在不斷的膨脹,它的大小在不斷增加,在未來它最終會變成一顆紅巨星。
從目前的時間來看,太陽的壽命已經有大約45億年,在100億年的時候太陽可能會走到生命的盡頭,所以未來太陽會進入生命的后半期,它內部含有的氫會慢慢的消耗殆盡,當它變成紅巨星的時候,體積會非常的龐大,而光線亮度會是現在的2300倍。
到那時離太陽比較近的三顆行星都會被吞沒,而地球也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從現在開始,大約在11億年后,太陽的亮度會是現在的1.1倍,那時地球上會出現潮濕的溫室效應,所以海洋中的水會被大量蒸發,空氣會變得潮濕而且悶熱。
35億年之后,太陽輸出的能量會是現在的1.4倍,地球會出現非常嚴重的溫室效應,悶熱已經不能形容了,地球生活只能說是水生火熱,人類需要考慮移民火星或者其他星球,才能讓生命得以繼續,當然也可以發現新的適合居住的星球。
結語:地球與太陽比較大小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很多人都知道太陽是比地球大的,但是大多數呢?這就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假設太陽是顆籃球,那么地球就像是粒大米,地球的體積大約是太陽的130萬分之一,而且太陽還在不斷的膨脹,所以差距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