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們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但實際上很多人對龍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在龍的種類和等級中,燭龍、應龍、蛟龍、螭龍就各有不同,它們都有哪
我們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但實際上很多人對龍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在龍的種類和等級中,燭龍、應龍、蛟龍、螭龍就各有不同,它們都有哪些特點和不同呢?和06年真龍吃人事件中的龍有什么不一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幾種龍。
燭龍、應龍、蛟龍、螭龍
1、螭龍
它是神話傳說中龍生的九子當中的一個,在所有的龍的兒子中它排行第二,象征著美好、跡象和招財,同時還代表著男女之間的感情,同時它也被稱為蚩尾,如果將它放在房頂可以避免火災,在燭龍、應龍、蛟龍、螭龍中它的特點是沒有角。
螭龍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頭部,眼睛是圓的,鼻子特別大,而且眼尾有細長的線,腿部的線條彎曲,腳爪是向上翹起的。在漢武帝時期就有關于它的記載,曾有人向漢武帝禁言稱螭龍善于弄水,因此它可以被用來防火。
2、應龍
在燭龍、應龍、蛟龍、螭龍中,應龍最與與眾不同的是它有2個翅膀,關于翅膀的來歷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說應龍其實是毛犢與羽嘉生的,和它一起出生的還有鳳凰和麒麟,都是有翅膀的種類,這種說法比較普遍,也被更多的人所認同。
第二種說法是龍經過1500多年的修煉,最終長出了翅膀,至于它能飛和翅膀有沒有關系,有人認為兩者沒有直接關系,因為龍本身就是能夠在天空中飛翔的,有翅膀只能說明它年齡更長,更多的是起一種裝飾的作用,沒有實際效果。
3、蛟龍
所謂蛟龍實際上指的是一種水獸,這種水獸擁有龍族的血脈,但是還沒有成為真正的龍,而是在朝龍的方向進化,這個階段也是龍的進化七個階段中最關鍵的一個,只有渡過了這道劫難的蛟龍才會變成真龍,才具有神圣的力量。
在本草綱目中,蛟龍是一種有鱗的生物,它有細長的四只腳,還有馬一樣的臉和蛇一樣的尾巴,蛟龍的全身披滿鱗甲,頭上還有須角,在蛟龍變成真龍的過程中,它會遭遇雷電暴雨才能騰躍九霄,因此在部分傳說故事中,每逢雷電暴雨就可能是蛟龍在渡劫。
4、燭龍
燭龍是許多神話中存在的生物,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紅色的皮膚,在燭龍、應龍、蛟龍、螭龍中,燭龍可能是最神秘的生物,因為它是極為少見的,通常情況下它住在北方極寒的地方,但是從未有人真正見到過它,有人認為在一些古書中有燭龍的原型。
燭的意思是指大火或者龍星,燭龍則有火、日的含義,在先秦和兩漢時期,燭龍的傳說源自山海經,在大荒經中也有提到,稱燭龍位于西北隅,它的形象是人面蛇身,身形綿長而且是紅色,它曾被認為是最厲害的一種龍,但未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