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4月9日,有游客發布視頻吐槽甘孜折多山一廁所需要空瓶才能使用。人有三急,太不人性化了!對此,四川甘孜州相關部門回應記者稱,視頻中的廁
4月9日,有游客發布視頻吐槽甘孜折多山一廁所需要空瓶才能使用。“人有三急,太不人性化了!”
對此,四川甘孜州相關部門回應記者稱,視頻中的廁所并非公共廁所,而是由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以下簡稱綠色江河)所建。
4月9日,綠色江河官方回應稱,該廁所屬于綠色驛站,而綠色驛站是為倡導環保而創新推出“綠幣318”環保項目。“不是非要空瓶才能上廁所,當天可能存在溝通不暢的情況。”綠色江河創始人楊欣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綠色驛站的運行模式如何在踐行公益環保的前提下更好地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也歡迎大家提出寶貴的可實施方案便于優化改進。
游客吐槽
甘孜一公廁需拿空瓶才能進
4月9日,一游客發布視頻吐槽,甘孜州折多山“公共廁所”沒有空礦泉水瓶不給上洗手間。視頻中,游客表示,“人有三急,出來玩不可能每個人都帶有礦泉水瓶,太不人性化了。”
一名志愿者則回復,“如果我們沒有建這個廁所、沒有及時清理垃圾怎么辦?而且你可以去山上看一下,山上有多少垃圾和瓶子。”此外,該志愿者也表示,“如果我們不人性化,我們為什么來當志愿者。”
畫面中顯示,該廁所為綠幣廁所,下方有著“免費不免責,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標語。且注明一次一個綠幣。而折多山的旅游公廁由于天氣太冷沒有水,當天處于關閉狀態,對此,志愿者也進行了解釋。
該視頻也引發了眾多網友關注和評論。有人認為:“出門在外確實不可能隨時備有空瓶,如果沒有空瓶就收費使用。”也有人表示,“這本身就是環保組織為了環保建的洗手間,不是公共廁所,隨時去撿一兩個瓶子就行。”
官方回應:
并非公共廁所
為環保組織倡導環保所建
對此,4月9日,甘孜州相關部門一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該廁所不是公共廁所,而是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以下簡稱綠色江河)所建。
公開資料顯示,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成立于1995年,是經四川省環保廳批準,在四川省民政廳正式注冊的中國民間環保社團。綠色江河以推動和組織江河上游地區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活動,促進中國民間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高全社會的環保意識與環境道德,爭取實現該流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
4月9日,綠色江河在官方微博賬號上對此事的回應中也證實了以上工作人員的說法。回應表示,綠色江河用10年時間,在青藏公路探索出“分散收集、長途運輸、集中處置的高原線型垃圾回收模式”,每年影響數萬游客和司機,帶走十幾萬件垃圾。
鑒于青藏綠色驛站的影響力和示范性,綠色江河經過認真踩點考察后,提出在青藏綠色驛站的基礎上,增加智能垃圾桶,游客通過投放垃圾,手機掃碼兌換綠幣,支付綠幣才能免費上廁所、免費停車,在“免費不免責”、“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基礎上,創新推出“綠幣318”環保項目。
經過一年籌備及建設,“綠幣318”川藏綠色驛站的折多山驛和理塘驛在2022年11月建成,并投入試運轉。通過全國志愿者招募,每個驛站有4-6名志愿者負責垃圾的回收和廁所的清潔。
最新進展:
環保協會:將繼續優化改進
回應中還稱,為了讓更多的游客了解參與,在廁所顯眼位置設立了“綠幣體驗廁所”“一件垃圾一個綠幣”標志,并張貼綠幣廁所使用說明。
介于人有“三急”,在廁所使用方面,綠色驛站做了相關規定:
一是垃圾換綠幣的游客多于5人,直接放下垃圾上廁所了;
二是上廁所的游客實在太多就直接排隊上廁所,不用垃圾換綠幣;
三是沒有垃圾也可以上廁所,只是方便時候撿拾一個垃圾換綠幣。
對此,綠色江河創始人、協會會長楊欣告訴記者,對于綠幣廁所的運轉,絕大部分人都是非常支持,但也有太過匆忙而忘了帶來垃圾的游客,這種情況可以先去上廁所,后面再拿來垃圾就行。“如果沒有補充垃圾回來也無所謂,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非要你帶來垃圾,而是通過這種方式去喚醒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舉手之勞做環保。”
對于有網友質疑綠幣廁所收瓶子是為了實現變現,楊欣回應稱,廁所旁邊就是垃圾回收站,不是只回收瓶子,塑料袋等其他垃圾都行。“如果說為了錢,山上那么多瓶子為什么沒人撿?尤其是甘孜和青藏,都沒有回收瓶子的地方。而且這些垃圾從山上運下去成本就非常高。”
而對于視頻中的情況,楊欣表示,經過了解,可能是志愿者與游客之間存在溝通不暢的情況。“我們的志愿者是沒有工資的,選拔也很嚴格。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工作了一天,可能也比較累了,沒有給游客解釋清楚。”
楊欣說,目前,折多山驛站只是318川藏綠色驛的開始,也正在探索階段,可能也會存在一些不足。“同時關于綠色驛站的運行模式如何在踐行公益環保的前提下更好地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也歡迎大家提出寶貴的可實施方案便于我們優化改進。”
上一篇:巴西總統本周訪華:曾接種中國疫苗
下一篇:男子潛入鄰居家 稱被香氣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