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一段由一男一女坐在攤位上哭訴遭遇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視頻顯示,兩人在市集投入了7萬元的費用,但由于市集計劃提前拆
近日,一段由一男一女坐在攤位上哭訴遭遇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視頻顯示,兩人在市集投入了7萬元的費用,但由于市集計劃提前拆除,部分攤主的裝修工作未能完成,損失慘重。
經過初步了解,該市集是位于遼寧沈陽萬達廣場汽車小鎮的星夜市集。該市集于2022年7月開始運營,同時也被當地認定為“沈陽市夜經濟示范(特色)市集”。然而,在2023年3月,該市集被全面拆除,許多前期投入不菲的商戶表示自己毫無準備,措手不及。
有網傳通告顯示,市集的經營期限為2022年10月8日截止;然而,該市集的運營方卻稱他們所簽合同的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30日。這個讓人眼花繚亂的日期背后究竟隱藏了怎樣的秘密?這似乎成為了市集中商戶們關心的核心問題。
關于該市集合同的有效期限,雙方之間似乎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在合同有明確的規定時,運營方卻拒絕了商戶們的抗議,這使得外界對于合同簽署的真實情況產生了質疑。一些商戶甚至在投訴時表示,運營方在簽訂合同時,對商戶們的權益并沒有充分保障,盲目地吸引投資卻無視投資者的利益。對于商戶而言,他們不應該承受市集“提前拆除”的風險。
此次市集的關閉事件再次引發外界對公共場所管理和經營的反思。究竟如何才能平衡市集的經濟利益和公共管理?怎樣才能保障商戶的權益,降低他們的經營風險?這些都是需要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做出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此提醒大家,投資前一定要仔細評估風險,規范合同,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