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月27日晚,二十屆中央首輪巡視對象名單公布,恐怕又有人徹夜難眠了。本輪巡視中,共有36家單位的黨組(黨委)被納入。在巡視方式上,除了大
3月27日晚,二十屆中央首輪巡視對象名單公布,恐怕又有人徹夜難眠了。
本輪巡視中,共有36家單位的黨組(黨委)被納入。在巡視方式上,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常規巡視(30家中管企業)和巡視“回頭看”(5家中管金融企業),有一家被單獨“機動巡視”:國家體育總局。
在當日召開的全國巡視工作會議暨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動員部署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希指出,要“對國家體育總局開展機動巡視,深入查找、推動解決體育領域特別是足球領域腐敗問題和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為建設體育強國提供有力保障。”
消息才過一天多,29日上午,中國田協主席于洪臣(曾長期在足球領域任職)接受審查調查、中超公司原總經理董錚接受監察調查的消息就公布了。這不免讓人更加好奇:什么是機動巡視?為啥這一輪要對國家體育總局機動巡視?
一
“機動巡視”并非新事物,作為一種巡視手段,創立于2017年。中央紀委官網曾用3個詞概括其特點:小隊伍、短平快、游動哨。
“小隊伍”,顧名思義,人不多,每個機動小組5到6人,巡視組組長統籌領導,“四、五品欽差”一線指揮。人員配備上,既有熟悉情況、素質過硬的紀檢監察干部,又有監督經驗豐富、具備審計和財務等專業特長人員,每個人都是有效“火力點”。
“短平快”,就是高效精準突破,直接沖著重點專項問題,有備而去、目標明確,不搞面面俱到,集中力量快速、高效、精準突破重點問題,短時間內挖深搞透突出矛盾和問題。
“游動哨”,則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意味更濃,“哪里問題突出就去哪里”。按照常規巡視頻率,在一個任期內實現巡視全覆蓋需要較長時間,有些被巡視對象會覺得只要躲過風頭就萬事大吉,幾年后才輪到下次巡視。而有了機動巡視,威懾就會時時存在。
可見,相較常規巡視、專項巡視和巡視“回頭看”,機動巡視更專、更活也更準,是巡視常備軍之外的突擊隊、輕騎兵。
自2017年創設以來,中央巡視組曾先后對中央網信辦、國務院扶貧辦、鐵路總公司、中船重工等單位展開機動巡視,網信辦原主任魯煒等一批官員就因機動巡視被斬落馬下。之后,一些省份、單位也在系統內開展過機動巡視。
要在短時間內爆破重點問題,必須對被巡視對象的“病灶”心知肚明。具體怎么做?中央紀委官網曾刊文披露:進駐前要抓住“關鍵”問題精心準備,進駐后盯住單位“關鍵”部門精準出擊,巡視中抓住“關鍵”問題精準突破,尤其要“盯住關鍵崗位人員、盯住要害部門、盯住知情人”。
從這個角度看,對體育總局開展機動巡視,問題意識和指向性都很強。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希在北京出席全國巡視工作會議暨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動員部署會并講話。圖源:新華社
二
半個多月前,在兩會部長通道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痛陳“三大球”發展問題,引起廣泛共鳴。
高志丹坦言:“實事求是地講,較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三大球’特別是男子項目發展不盡如人意,男子足球水平更是一路下滑,足球業內甚至出現了諸多亂象,這與黨中央、全國人民對我們的要求和期盼形成了強烈反差。”
話說得誠懇,所說也是事實。原本以為當年總被調侃的男足已是成績谷底,沒想到還有下滑甚至俯沖的空間!中國男足某名宿10年前的“神預言”一再成讖:“一屆一屆換了多少個足球協會主席了?改了嗎?換湯不換藥啊!……泰國隊輸完輸越南,再輸緬甸,接下去沒人可輸了!”
的確,人民群眾對中國男足期待值很高,但投了這么多錢,經過這么多年,成績依然很差,時不時出現“假賭黑”亂象,太讓人糟心——這樣的領域不整治,難道還留著過年?
眼下,中國足協正掀起反腐風暴。去年11月至今,包括中國男足前主教練李鐵、中國足協原主席陳戌源、前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前中國足協競賽部部長黃松、前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主任王小平在內的多名足協系統官員接連被查,體育總局政法司原副司長胡光宇也已接受調查;反腐風暴中,多名足球俱樂部高管甚至運動員要么已官宣落馬,要么被帶走協助調查。
有足球領域的媒體人指出,現在落馬的這些人,有的管國家隊,有的管聯賽,還有的負責紀檢裁判工作,幾乎各環節“一鍋端”。可以預見,一定是大案、窩案,某些人坐立難安是必然的。
三
體育領域,能腐敗到什么程度?
其實利益不少。打個比方,在競技體育中,有時候兩人水平差不多,但就一個名額,用誰不用誰?一些崗位官員管選拔、管備戰或海外拉練,經手的銀子相當可觀,是不是也容易出問題?有的運動員打假球甚至坐莊、開盤賭球,流水得多大?廣告、贊助、轉播費,又是多大一筆資金?如果一項運動從青少年培養到當主力打比賽都得拿錢開道,將產生多大惡劣影響?
有成績,一切似乎都好說;沒成績,問題就更容易暴露。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發現問題、發現不了問題、發現了不敢解決問題,或者假裝沒問題。這次機動巡視國家體育總局,巡視組肯定是帶著問題去的,畢竟足球領域相關案件已積累不少線索,拔出蘿卜可以帶出泥。
但更關鍵的是“深層體制機制問題”。很多問題經年累月,堆疊如同地層沉積,但要解決問題,尤其是解決長期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就非“開掘”不可。要讓問題曬曬太陽、見見日光,才可能拾掇事態、重新出發。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樂見問題,也要不懼問題。
這幾天,貴州“村BA”大火,球員不是專業選手,獎品也并不豐厚,卻讓無數人動容喝彩。“村BA”能出圈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讓體育變得純粹,這很值得我們的職業體育圈好好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