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月13日,新華社發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名單。名單顯示,易綱已任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
3月13日,新華社發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名單。
名單顯示,易綱已任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3月12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經投票表決,易綱連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央行官網公布的簡歷顯示,易綱出生于1958年,今年65歲,他是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
1978年,易綱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1980年被公派出國,此后6年分別在美國哈姆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專業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畢業后,易綱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經濟系擔任助教、副教授,并在1992年獲得終身教職。
1994年,易綱回國,與林毅夫等發起組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1997年,易綱進入央行一直工作至今。
2007年開始,易綱擔任央行副行長,此后于2018年3月接棒周小川,就任央行行長。
也是在2018年,金融監管機構迎來改革。
根據當年機構改革方案,在中國運行長達15年的“一行三會”金融分業監管模式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兩會”,即央行、中國證監會和中國銀保監會。
2018年3月25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易綱發表主旨演講,那是他首次以央行行長的身份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
對于當時的金融方面主要工作,易綱用三句話進行了概括總結:
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推動金融業改革開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保持金融業整體穩定。
2023年3月3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堅定信心、守正創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易綱出席。
時隔5年,他此前概括的三句話依然是當前重點。
發布會上,易綱在開場白中介紹了四個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政策舉措。
一是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二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三是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四是深化金融改革,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
擔任央行行長滿五年之后,易綱在今年連任,他也將經歷在央行行長任上的第二次金融監管機構改革。
3月10日,新華社發布消息,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獲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根據方案,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將形成“一行一局一會”的新結構,即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
據《金融時報》消息,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期間,中共、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分組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時,易綱就加強金融監管領域改革談了四點認識。
一是關于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地方金融監管的改革方案中,地方政府設立的金融監管機構專司監管職責,有利于加強監管,提高效率,保護消費者權益。
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就是堅持黨的領導,要為化解風險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完善金融資本管理體制,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金融基礎設施,在改革方案落實中要穩妥。
四是加強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統一規范管理,要做好切實可行的方案。
3月12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后,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在人民大會堂二樓進行憲法宣誓。
易綱走進大廳時,向等候在門口的記者打招呼。在記者請他為中國經濟點贊時,易綱面對鏡頭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