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醫保參保人數怎么降了?醫保基金結余4萬億怎么花?核酸檢測花了醫保多少錢?……3月9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22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人民
“醫保參保人數怎么降了?””醫保基金結余4萬億怎么花?”核酸檢測花了醫保多少錢?”……3月9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22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了參保人員數量、基金結余、生育保險、藥品集采等幾組備受關注的數據,并邀請專家解讀。
居民醫保參保人數下降
專家解讀:疫情期收入下降影響繳費意愿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4570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1727萬人,同比下降1.3%。
“2022年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同比有所下降,主要來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的下降。居民醫保跟職工醫保不一樣,參保的形式以個人自愿繳費為主。人均三百元左右/年,一家三代六口人就是小兩千元。根據我們的調研基本情況,去年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數的下降,主要還是因為在疫情的沖擊下,外出務工人員、自由個體戶收入下降,個人繳費能力減弱,個別地區財政補助資金也減少,從而導致居民參保意愿階段性的下降有關。”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
朱銘來建議,對于部分低收入人群,當地可以考慮通過擴大醫療救助的方式,減免部分個人繳費金額,以穩定參保人群。此外,隨著經濟和社會活動逐漸恢復正常,基本醫保參保人數應該會恢復持續增長。
與此同時,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注意到,在基本醫保參保人數總體下降的情況下,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有所增長,參保人數36242萬人,比2021年底增加811萬人。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劉宏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解釋,職工醫保參保人數的增加主要受到政策傾斜的影響,“職工醫保相對而言會給予參保人更多的保障,近年來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政策,讓跨統籌地區就業人員的醫保資金可以異地接續等政策的出臺,都鼓勵了更多的人從居民醫保轉入職工醫保中來。”
2022年醫保基金累計結存超4萬億元
專家解讀:毫無征繳也夠運轉1年半左右
在基金結余方面,報告顯示,2022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收入、總支出分別為30697.72億元、24431.72億元,年末基金累計結存42540.73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21年時是36121.54億元。
結余4萬億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著即使在毫無征繳收入的情況下,也能夠正常運轉1年半左右。”朱銘來向記者解釋。
“2022年醫保基金累計結余的錢變多了,我們判斷跟去年全年的支出減少有關。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影響,住院報銷的人次相較于往年下降,另外一方面,隨著醫保談判和集采等價格招采政策的推進,不僅患者買藥的費用下降了,也節省了部分醫保基金的支出。” 朱銘來告訴記者。
結余的基金可以用來做什么?劉宏介紹,醫保基金大部分用來支付老百姓住院看病的報銷費用,隨著政策的不斷優化,門診統籌的保障也在不斷提高。“醫保基金有剩余是一個好消息,結余的錢會在下一年滾動使用,同時國家也能更從容地應對類似新冠疫情的這種突發情況。”
劉宏還表示,盡管醫保基金總體上有結存,但這是總賬,具體在地區和結構上還是會有差異的,這也是為什么總會有“醫保沒錢了”這種聲音出現。此外,去年醫保基金的結余有一定比例在個人賬戶中,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統籌報銷,醫保改革也是為了滿足多數人的報銷需求。此外,人口老齡化是對醫保基金不可忽視的挑戰,未來醫保基金還是要不斷完善優化、健康持續發展,讓更多人從中獲益。
一年醫保基金支付核酸檢測費用43億元
專家解讀:核酸檢測費用對醫保基金影響并不大
在疫情支出方面,報告顯示,全年醫保基金支付核酸檢測費用43億元。2021年至2022年,全國累計結算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種費用1500余億元。
“很多網友很關心疫情防控的支出是不是會導致醫保基金超支,但從總體基金結余來看,醫保基金其實不缺錢。”東南大學醫療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醫療保險研究會副會長張曉教授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即使疫情期間,對醫保基金的影響也并不大。
張曉進一步向記者指出,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發揮醫保基金作用的核心是基金支付與財政支付范圍要清晰。建議加快完善相關的法規依據,同時可以考慮,通過建立有效的額外風險儲備金制度,特殊調劑金機制,精算機制與費率調整機制,預算管理機制等,快速激發的基金應對機制,從而更好地發揮醫保法定基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