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地時間2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突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與烏總統澤連斯基會面。澤連斯基身穿其標志性的軍綠色夾克與拜登同行,他們的身后是閃
當地時間2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突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與烏總統澤連斯基會面。澤連斯基身穿其標志性的軍綠色夾克與拜登同行,他們的身后是閃著金光的圣米迦勒金頂修道院與澄澈的藍天,但響徹基輔上空的防空警報昭示著烏克蘭依舊處于“戰時狀態”。
俄烏沖突爆發至今已近一周年。在這一年內,澤連斯基無疑一度成為了世界輿論的中心。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稱澤連斯基是“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人”,《時代》雜志則將其評為年度風云人物。這位前律師&喜劇演員、現總統的轉型之路雖然表面上看似大獲成功,但風云變幻的俄烏戰場形勢,巨大的傷亡人數,遲遲未到的西方現代主戰坦克援助和烏克蘭國內嚴峻的反腐形勢,都是壓在澤連斯基肩上的重擔。
從喜劇演員到“戰時總統”
2019年4月22日,人民公仆黨創黨黨魁澤連斯基以73.17%的得票率贏得烏克蘭總統大選,從銀幕里的“總統”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總統,開啟了其5年的總統任期。
據德國數據分析機構Statista數據,在俄烏沖突爆發前,澤連斯基的支持率一直表現平平。以至于在2022年2月初,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烏民眾對于總統是否能穩定局勢信心不足,僅30%的民眾希望澤連斯基競選連任,而確定會在選舉中為他投票的受訪者僅占23%,遠低于他剛當選總統時的支持率。
短短兩個月后,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澤連斯基以“戰時總統”的形象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其國內支持率一路飆升。Statista數據顯示,2022年4月,有74%的烏克蘭民眾強烈認可澤連斯基的行為;在俄烏沖突背景下,澤連斯基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明顯高于2021年。
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2022年6月9日發文分析稱,自2022年4月以來,澤連斯基政府已經適應了沖突形勢,在抵御俄羅斯進攻的同時多層面開展任務,爭取美國、歐盟和北約的軍事、政治、人道主義和財政支持。根據烏克蘭總統府官網發布的信息,從俄烏沖突全面爆發到2022年4月中旬,澤連斯基就已至少向23個國家發表了在線演講;而截至2023年2月22日,澤連斯基已經在國內外多場合發表了共578次演講,平均每天都要進行兩次演講。威爾遜中心稱,通過數字技術,澤連斯基在烏克蘭家庭和西方公共場所中“無處不在”,不僅贏得了許多國家民眾的信任,還使烏克蘭變得“史無前例的團結”。
2022年3月8日,烏克蘭基輔,烏克蘭24頻道發布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最新視頻。澤連斯基在視頻中表示自己仍在基輔,他還在視頻中說:“基輔下雪了。”
然而,2022年8月的一次采訪將這位堅守在基輔,與烏克蘭民眾共進退的“民族英雄”推下了神壇。據《華盛頓郵報》2022年8月19日報道,在8月8日的一次采訪中,澤連斯基坦言,因為擔心烏克蘭人因恐慌逃離該國并引發經濟崩潰,他選擇在俄烏沖突爆發前不向公眾分享美國官員對于俄羅斯“入侵”計劃的數次警告。
這一事件將澤連斯基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烏克蘭普通民眾稱自己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陷入了戰爭”,并表示若是知道將會發生什么,他們或許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公眾人物和學者們也在社交平臺上對澤連斯基淡化沖突風險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稱其“害怕失去權力”,這種行為“是一種犯罪”。澤連斯基和他的團隊陷入了沖突爆發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國內信任危機,盡管如此,俄烏沖突仍在繼續。
外交場上的“即興表演”
作為“戰時領袖”,澤連斯基麾下烏軍的戰場表現至關重要。從西方“拉贊助”,是澤連斯基的制勝關鍵。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23年開局以來,烏軍在東部戰線經歷了多次失利,先有烏東索萊達爾失守,后有俄軍宣稱突破烏軍盧甘斯克東部防線,此時的烏克蘭急需西方世界更大力的支持。在這一背景下,澤連斯基開啟了他的歐洲外交行。
2023年2月8日,英國多塞特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同英國首相蘇納克出席聯合記者會
當地時間2月8日,澤連斯基突訪英國,會見英國首相蘇納克。據路透社當日報道,澤連斯基在訪問期間敦促英國和其他國家為烏克蘭插上“自由的翅膀”,派遣戰機以幫助烏克蘭抵擋俄羅斯攻勢。
此后,澤連斯基先后現身巴黎和布魯塞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共進晚餐,并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據報道,澤連斯基在晚宴上對德法領導人表示,“烏克蘭空軍越早獲得西方戰斗機、烏克蘭的坦克部隊越是強大……我們就越能為歐洲贏回可靠的和平。”在歐洲議會演講中,他又敦促歐盟盡快接納其加入,并呼吁歐洲國家提供先進戰斗機以及遠程武器。
但澤連斯基此次的外交之旅并未讓各國在戰機問題上立馬松口。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英國政府尚未作出最終決定,稱飛行員接受全面培訓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法、德兩國則避而不談戰機援助,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目前尚不清楚兩國是否可能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戰斗機。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月9日的報道將澤連斯基的這場歐洲行描述為“即興的”“舞臺上的”。由于俄軍攻勢加劇,澤連斯基“直到最后一刻”才抽出時間離開基輔。另有烏克蘭消息人士稱,澤連斯基的訪問計劃在2月8日上午才形成,當時巴黎方面并不清楚澤連斯基正前往倫敦。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則因意大利“被排除在外”而對烏、法、德三國領導人的晚宴感到不快,她表示,對澤連斯基的邀請“不合適”,這種為了“國內輿論”的做法不利于(歐盟的)“團結事業”。
早在去年12月,澤連斯基就為了“求援”而前往美國訪問。在那次訪問中,澤連斯基獲得了近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5億元)的援助和其夢寐以求的 “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邁入2023年后,西方各國也顯著加大了對烏克蘭的軍援力度,在提供主戰坦克、遠程武器問題上開了綠燈。
然而,烏克蘭獲得援助承諾與西方主戰坦克交付、形成戰斗力、影響戰局之間尚有很長的距離。此前,德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表示,德國將無法按原承諾數目向烏克蘭交付“豹2”主戰坦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也表示向烏克蘭提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需要“數月”時間。另據路透社2月22日報道,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表示,英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將在2023年春天運抵烏克蘭,眼下烏軍士兵正在英國接受操作訓練。
而就在上周,據半島電視臺報道,北約方面的情報顯示,俄軍正在俄烏邊境附近集結戰斗機和直升機,因此俄軍可能正計劃在俄烏沖突一周年之際,以強大的空中力量向烏克蘭發動攻擊。
烏克蘭人擔心成“棄子”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2月9日刊文分析稱,雖然澤倫斯基對歐洲的“閃電”訪問并未在軍事援助方面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突破,但烏克蘭民眾已經因為從倫敦、巴黎和布魯塞爾傳來的積極信號所鼓舞——澤連斯基的訪問使得西方國家產生了“放棄早期紅線和提供新類別武器裝備的方向轉變”。
顯然,在外交場上的積極姿態使得澤連斯基重拾烏克蘭國內民眾支持。據CNN報道,澤連斯基在去年12月對美國的訪問在烏克蘭國內引起了共鳴。不少民眾欽佩澤連斯基在美國國會發言時“做自己”的態度,也認可澤連斯基在獲取援助方面的“取得了勝利”,并認為澤連斯基“作為總統做得很好”。
據半島電視臺2月15日報道,澤連斯基近期在烏克蘭國內掀起的反腐浪潮也使得如今的烏克蘭政府在選民眼中像是“一個認真負責的政府,正在做一些你希望任何政府都會做的事”。
根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的數據,俄烏沖突爆發前夕,他的支持率為27%。但自沖突開始以來,澤連斯基的支持率有所上升,目前接近84%。
不過,一年過去,國際社會對援烏一事已逐漸顯露“疲態”。據半島電視臺2023年2月20日報道,隨著俄烏沖突即將進入第二個年頭,盡管西方國家政府繼續對烏克蘭慷慨解囊,但歐洲民眾的情緒和所持立場已經發生了變化。
半島電視臺援引益普索(Ipsos)就歐洲民眾對俄烏沖突所持立場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除英國公民外,所有歐盟國家公民的立場都受到了影響。由于對俄制裁導致天然氣和石油價格上漲,歐洲民眾對經濟制裁所持的立場發生了重大變化,只有45%的歐洲人支持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調查結果顯示,去年這一比例在50%左右。持“不該卷入這場戰爭”看法的受訪者比例則上升到42%,比去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
益普索民意調查中心還警告稱,“疲勞風險”已經開始困擾歐洲公民,這體現在歐洲人對烏克蘭難民的接受度降低,從去年的73%下降到了66%。
此外,據美國民意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民意調查,當前有四分之一的美國民眾認為他們的國家為烏克蘭做得太多了,相比去年增加了6個百分點。另據美聯社15日援引的一項民意調查報告,美國人對美國政府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直接經濟援助的支持率也正在降低。
美國極右翼共和黨人也越來越質疑美國對烏援助。2023年1月24日,共和黨眾議員馬喬里·泰勒·格林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烏克蘭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并質疑“美國人辛苦納的稅是否被盜”。
去年12月,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還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澤連斯基稱得上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國際福利女王。”
烏克蘭敖德薩梅奇尼科夫國立大學國際關系教授沃洛迪米爾·杜博維克向半島電視臺表示,“澤連斯基明白,他應該毫不拖延地迅速且堅定地解決(腐敗)這個問題,他知道美國和西方有人稱烏克蘭太腐敗。”
“烏克蘭最擔心的是美國和西方會拋棄他們,并且武器交付會停止。”杜博維克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