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個周末,杭州飄著小雨,氣溫也比較舒服。市民錢先生驚喜地發現,于謙故居終于重新開門了。受疫情影響,閉館一年多,你們介入后。現在終于
這個周末,杭州飄著小雨,氣溫也比較舒服。
市民錢先生驚喜地發現,于謙故居終于重新開門了。
“受疫情影響,閉館一年多,你們介入后。現在終于開放了。我又看到了那棵漂亮的老梅。”錢先生給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幫留言時挺高興,昨天他帶著相機簡單參觀了一下,還拍了不少照片,里面“很干凈,很優雅。”
雖是初春杜鵑花怒放喜氣盈盈,兩株高聳入云的桂花樹葉繁葉茂,生氣勃勃。錢先生說,“就是有點可惜,那老梅還沒完全開。”
10多天前,錢先生曾就于謙故居啥事開放的問題求助過記者幫。
記者采訪了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回復稱暫時閉館是因為配合疫情防控政策:“于謙故居作為市級文保單位,為了確保文物安全及游覽安全,按照規定,重新開放前需要進行常規檢修,將會在近期內重新開放。”(此前報道戳這里)
2月12日,小時新聞記者來到了于謙故居——祠堂巷42號。
巷子連接著高銀街,不遠處就是熱鬧的河坊街。可以說,這里是一塊鬧中取靜的寶地了。
巷子的墻壁上復刻著于謙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他一生的寫照。
于謙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謙案昭雪,故宅改建為憐忠祠,以資紀念。后經過重修,于2002年設置陳列并對外開放。
于謙故居并不大,分三個院落,內有于謙像石碑、于謙臥室、書房、思賢亭。
故居一進有井一口,一面靠墻,三面由石欄桿圍住。當年于謙在這里汲水,井圈內壁繩痕還在。井邊有一間十余平方米的臥室,于謙在這里起居,在井邊洗漱后開始一天的晨讀。
主建筑“忠肅堂”,原是故居的廳堂,陳設簡單,一眼望得到底,里面展示了于謙的生平事跡。
忠肅堂后面是個小園,一池方塘,兩個小亭。
園子里就栽種著錢先生心心念念的老梅,雖然沒有開花,但在天空映襯下,倒是有一種很高級的文藝范兒。
一名保潔正在打掃,她說無論有沒有人過來,每天的清潔還是要做的。
記者了解到,于謙故居是2月5日重新開放的。
于謙故居開放時間是8:30-16:30,每周一閉館。感興趣的市民或者游客,都可以來這里轉轉,拍拍照,等著那一株老梅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