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日,一篇題為國家地震局核心論文顯示:土敘地震可能致中國3年內發生7-8級強震的文章在網絡上傳播很廣,并引起網民的關注。對此,地震專家
12日,一篇題為“國家地震局核心論文顯示:土敘地震可能致中國3年內發生7-8級強震”的文章在網絡上傳播很廣,并引起網民的關注。對此,地震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沒有必要對此感到恐慌,從概率統計角度來說,這個結論沒有特別意義。
這篇文章引用了一篇發表于國家地震研究核心權威期刊《地震》上的論文觀點,該論文標題為“歐亞地震帶地震活動增強與中國大陸地區7級以上地震發生的關系分析”。論文稱,當出現歐亞帶年地震釋放能量比高于50%且伴隨8級以上地震發生時,其后3年內中國大陸地區將有發生多次7級以上或8級地震的可能性,這個關系在10%的顯著水平下通過顯著性檢驗。“顯著水平為10%”的意思是,上述結果錯誤的可能性為10%,正確的可能性為90%。
這篇網絡文章稱:從該論文的研究結果來講,等于是這次土耳其地震向我們提前發出了預警,它的發生告訴我們未來3年內中國將有九成的可能性發生7—8級地震,雖然我們不知道地震發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但這種預警也是極其珍貴和稀缺的。
2月6日,土耳其發生7.8級地震,截至目前,土耳其、敘利亞兩國已有超過2.8萬人在大地震中遇難。聯合國官員稱,此次強震是該地區一個世紀以來遭受的最嚴重災害。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沒有必要對此感到恐慌,“過去一百年我國大陸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平均概率是三年兩次,所以文章的結論沒有特別意義。 也就是說不管是不是土耳其還是世界其它國家發生七級以上地震,我們全國范圍內三年內發生七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都很大。”
中國地震臺網發布的消息顯示,2022年我國共發生3.0級及以上地震726次,其中6.0級到6.9級10次,7.0級以上0次。2022年全球共發生6.0級及以上地震112次,其中6.0級到6.9級105次,7.0級到7.9級7次,8.0級以上0次。消息還表明,2022在全球地震活動呈現出的特點之一是全球7.0級及以上大震活動明顯偏弱。2022年,全球未發生8.0級以上地震,全球發生7.0級以上地震7次,顯著低于1900年以來年均頻次(20次),為 1900 年以來最低水平。
一位匿名地球物理研究學者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篇論文是業內人士在學術上的研究,沒有定論,將過去與未來的數據對比是一種統計概念,公眾沒必要刻意關注和恐慌。
此外,孫士鋐還認為,地震造成危害性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只能根據地震發生的時間、具體位置等綜合因素來判斷,而無法從國別之間來進行對比性分析,“歷史上也有地震級別很高但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也有地震引發次生災害導致傷亡慘重,比如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引發大火。此次土耳其地震危害性大的原因之一是涉及到多個大中城市,都是人口稠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