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來,全國多地醫院收治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數量明顯增加,引發了家長的關注和擔憂,與支原體肺炎相關的話題頻上熱搜。支原體肺炎今年為何...
近來,全國多地醫院收治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數量明顯增加,引發了家長的關注和擔憂,與支原體肺炎相關的話題頻上熱搜。
支原體肺炎今年為何“來勢洶洶”?出現疑似癥狀,如何檢測與用藥?奇聞事件記者就此特別采訪了浙大兒院門診辦公室主任、大內科主任兼呼吸內科副主任王穎碩。
“目前醫院接診的發熱患兒中,大約有10%-20%與肺炎支原體感染有關。”王穎碩主任告訴記者,肺炎支原體的流行存在一定周期性,約每三到七年會迎來一次流行高峰,往年一般處于低水平散發流行狀態。在我國南方地區,一般為夏秋季節比較常見,隨著天氣漸冷會逐漸減少。
為何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明顯增多?王穎碩主任表示,可能與“免疫債”的償還有關。“過去幾年按照‘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學校和社會實行嚴格的防護措施,肺炎支原體的感染人數顯著減少,使得目前兒童群體處于普遍易感狀態,也就是通俗所說的‘免疫債’。再加上今年氣候到現在為止還比較熱,為肺炎支原體傳播創造了適宜的條件,所以今年呈現出感染基數大、流行持續時間比較長的特點。到目前來看,還沒有看到明顯變少的趨勢。但是與以前的流行高峰相比(如2019年)并沒有出現特別的升高情況。”
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如何判斷是否為肺炎支原體感染?王穎碩主任介紹,建議帶孩子到發熱門診就診。初篩可以采用抗原檢測,一般半小時到一小時可以出報告。“抗原檢測速度更快,但陽性率可能沒有核酸高。所以如果患兒抗原檢測呈陰性,但根據病情又懷疑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可以進一步測核酸,一般要24小時左右出報告。等報告的過程中,也可以先驗血、拍片,如果明確有肺炎表現,同時年齡特征、其他臨床表現也符合支原體肺炎特征的,可以先行治療。”
王穎碩主任介紹,一線治療藥物是大環內酯類藥物,主要是阿奇霉素。二線治療藥物主要有喹諾酮類藥物,以及新型四環素類藥物(主要包括多西環素和米諾環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藥物都屬于抗菌類藥物,應查明病因后根據醫生處方,遵循醫生指導規范用藥。另外,在藥物治療上還有一定的年齡限制。比如喹諾酮類藥物在我國18歲以下兒童中屬于超說明書用藥,僅針對重癥患兒在家長知情同意的原則下,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后用藥。新型四環素類藥物,一般要八周歲以上才可以使用。
“支原體這種病原體比較特殊,必須借助宿主活細胞才能存活,不同于病毒、細菌,在空氣中或環境中能持續存活一段時間。所以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是通過飛沫直接傳播,肺炎支原體感染者和病原攜帶者是傳染源,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致病病原體。”王穎碩主任提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病原體在體內可能持續存在1到3個月的時間,因此康復后至少一個月內,在進入公共環境時還是建議戴好口罩,避免分泌物或病原體排出,引發進一步傳播。
“面對肺炎支原體,家長也不用過度焦慮。”王穎碩主任指出,對孩子來說,每一次抵御疾病也是免疫系統進一步完善、“升級打怪”的過程。日常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充足睡眠、適度鍛煉、均衡飲食,幫助孩子建立更強的免疫力。如果出現發熱伴有劇烈咳嗽,應及時就診,盡快查明病因,規范治療,切忌自行盲目用藥。
上一篇:重慶高校打死流浪狗保安已被停職 目前學校已對涉事保安作停職處理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