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年一度的壓歲錢拉扯大賽又來了,全國各地的小朋友們絞盡腦汁,只為體驗一把財富(暫時)自由的快樂01小朋友領壓歲錢名場面為了領到壓歲錢,
一年一度的壓歲錢拉扯大賽又來了,
全國各地的小朋友們絞盡腦汁,
只為體驗一把財富(暫時)自由的快樂
01
小朋友領壓歲錢名場面
為了領到壓歲錢,小朋友有多拼?
在1月21日,湖北十堰,
萌娃聽說給老太爺拜年鐵盆磕頭,
磕響一個給100塊,
于是一個頭槌把盆壓扁。
領紅包時總要說點吉祥話,
正是考驗小朋友知識功底的時刻。1月22日,在江蘇,一名小朋友在領壓歲錢時“金句”頻出,每個詞都讓人意想不到:“爺爺我祝您早生貴子......福云離海?四海為家?天天開心。”對此,爺爺無奈表示“都是好話”。收壓歲錢也有翻車時刻。1月21日,安徽黃山,一名小朋友在壓歲錢轉盤上加進自己發明的“負100”,“不幸”親自抽中,委屈地哭出了聲。網友:笑容轉移大法
手握“巨款”總讓人忍不住“膨脹”。1月21日,山東青島,一名萌娃蹺著二郎腿給舅舅發錢:“你給我磕個頭我給你紅包。”舅舅連連拒絕:“我不要我不要。”網友:
年紀小的輩分不一定小。
1月22日,江西贛州,
5歲小朋友竟有5個外甥,
最小的6歲,最大的28歲。
舅舅一本正經地接受拜年,
還根據不同年齡,
給外甥們送上對應的祝愿。
網友:
02
小朋友的壓歲錢該上交嗎?
1月23日,在江蘇,一位媽媽“循循善誘”:“我們是不是要開車去看一場電影?”“看電影是不是要來個薯條飲料?”“人家媽媽都做美甲,媽媽沒有,會不會難受?”幾句話,把孩子的錢安排的明明白白
網友:孩子快下個反詐APP!
不少人小時候都經歷過“壓歲錢媽媽先幫你存著”,壓歲錢的歸屬問題每年都會引發大討論,甚至有孩子和父母因此對簿公堂。
那么,小朋友們的壓歲錢到底應該歸誰,誰有權支配,應該如何使用呢?
我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給孩子壓歲錢在法律上屬于贈與行為,孩子或者其監護人表示接受、錢款發生轉移之時,壓歲錢的所有權就歸屬于孩子所有。而家長給對方孩子壓歲錢是另一個獨立的贈與行為,并不存在壓歲錢之間的交換和折抵,所以,家長給對方孩子壓歲錢的行為并不影響壓歲錢的歸屬。
壓歲錢歸孩子所有,那么父母能不能拿來使用呢?
民法典規定,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所以即便壓歲錢在家長處保管,家長也要妥善保管,不能私自挪用為自己購置物品,損害被監護人財產權益。
壓歲錢到手,小朋友們應該怎么使用呢?
根據民法典,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而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也就是說,雖然壓歲錢歸小朋友所有,但是能不能隨意支配還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由其父母代為支配;如果是已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購買一些文具、玩具、食品等,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但如果購買大件用品或者大額游戲充值、打賞等行為則需經過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