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為什么中國品牌的產品只能賣便宜的價格?花西子要打破價格天花板。花西子聯合創始人此前公開表示。隨著李佳琦事件不斷發酵,花西子貴同樣被
“為什么中國品牌的產品只能賣便宜的價格?花西子要打破價格天花板。”花西子聯合創始人此前公開表示。
隨著“李佳琦事件”不斷發酵,“花西子貴”同樣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但值得關注的是,花西子旗下產品目前仍采用“以代工廠為主”的生產模式。花西子能撕掉“國產美妝平價”的標簽嗎?
價格或確實漲了
此次被網友吐槽價貴的花西子首烏眉粉筆在直播間的標價為79元/支,買一支送兩支替換裝。在花西子剛在網絡上走紅時,采用的是國產美妝品牌常走的平價路線,眉筆產品的定價為59元/支。
中國商報記者就漲價原因曾咨詢過花西子,但對方一直未給出明確答復。
花西子的產品算貴嗎?在一份網傳的包含22家品牌眉筆價格的價目單中,按照售價69元、克數0.07克計算,花西子眉筆平均每克的價格達到985.71元,在這份表格所有國產美妝品牌中是最貴的,比最便宜的要貴約60倍。
這一價格在網上引起消費者的極度不滿。建設銀行數據顯示,今年9月10日,龍鼎金條價格為479.5元/克。
有消費者表示:“花西子家的眉筆之前是69元/支,現在漲了10元。殼子的質量也很差,我買的那只眉筆,芯沒用完的時候殼子就裂了,沒辦法,膠帶纏了幾圈繼續用吧。”也有消費者表示,品牌幾年前剛推這個產品時,也有過79元“買一支眉筆送兩個替換芯”的時候,后來價格越來越貴,品牌也一直沒給出漲價的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花西子的產品多是由代工廠生產。有美妝博主分析,以眉筆為例,花西子的代工廠為永力筆業,這個代工廠生產的其他品牌的眉筆價格約為20元/支。記者以咨詢代工訂單為由,撥打永力筆業的電話,對方表示,其代工生產多家品牌的產品,資質齊全,每只眉筆的成本為10元以下甚至更低。
在海外的售價更高
對于花西子來說,國內線上的流量或見頂了。在今年天貓彩妝品牌“6·18”第一波預售榜單排名中,花西子跌出前十。在去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的銷售榜單中,花西子的排名也顯得落寞。
花西子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花西子在傳統電商大促節點的優惠力度一直都不大,不會過度追求活動大促帶來的增長。
其他美妝品牌在線上的廝殺愈見激烈。“目前線上爭奪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美妝營銷從業人士孔思瀚對記者表示,“直播坑位費走高,客單價卻越來越低,品牌的利潤在降低。”
線上數據增長緩慢,花西子在海外市場的業務卻在擴大。今年,花西子任命了國際業務拓展總裁,將出海業務提到了新高度。值得關注的是,在海外市場,花西子的產品售價或更貴。公開資料顯示,在海外市場,花西子口紅的售價約為50美元,眼影盤售價約為60美元。產品包裝應用中國傳統元素,如并蒂蓮、百鳥朝鳳等。
花西子的銷售重點放在了海外市場?2022年年底,花西子曾給出一份數據:花西子的產品已銷往日本、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通過電商平臺覆蓋的國家和地區有100多個,開通海外獨立站的國家和地區有46個。
在海外生產的產品也是代工嗎?與供應國內市場的產品是否有差別?針對上述問題,花西子并未給出回復。
如何“打破價格天花板”
平價一直是國產美妝品牌的標簽,也是其吸引消費者的關鍵點。相關數據顯示,在平價彩妝類的消費群體中,國貨彩妝的滲透率接近90%,銷售份額超過60%。相比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者更容易被平價國貨彩妝“種草”。
孔思瀚表示,國產美妝品牌在平價彩妝上的創新非常多,從包裝、色彩到產品促銷策略,都令國內的消費者眼花繚亂。但是對品牌來說,中低端市場的利潤較低,國產美妝品牌憑借性價比打開市場后,也想打入中高端市場。但是國產美妝品牌在中高端市場勢必要投入較高的研發費用、花更多的心思做好產品,僅靠一個牌子,消費者是不會為國產美妝品牌的高價產品付費的。
花西子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花西子不喜歡被貼上‘網紅’的標簽。為什么中國品牌只能賣便宜的價格?我們要打破價格天花板。”
靠什么打破價格天花板?或是花西子需要思考的問題。值得關注的是,花西子前期快速打開市場的方式就是依賴頭部主播。據ECdataway數據,2020年1—2月花西子旗艦店40%的銷售額來自李佳琦直播間,其中總銷量過百萬的5款產品,如空氣散粉、卸妝濕巾、雕花口紅都是李佳琦直播間的常客。也有MCN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坦言,花西子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投放的廣告力度非常大,大小咖位的美妝博主都有機會收到他家的訂單。
“消費者對花西子的產品吐槽最多的是不好用。”一位美妝博主對記者坦言,“主播是愿意給花西子帶貨的,因為他家確實在社交媒體上的投放力度較大。但從產品反饋來看,消費者對他家產品最不滿意的點倒不是價格貴,而是產品本身,像散粉卡粉、眉筆容易斷。我們也會跟品牌反饋這些問題。”
“打破平價標簽、殺入中高端市場確實是國產美妝品牌轉型的關鍵。”孔思瀚坦言,“但從營銷、研發投入對比上看,國產美妝品牌依然把大量的資金投在了頭部主播、社交平臺等營銷上。目前來看,國產美妝品牌要想打破‘賺線上流量’‘賺快錢’的模式,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