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9月6日,據印度亞洲新聞國際社(ANI)報道,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國此前在二十國集團(G20)晚宴邀請函上用巴拉特一詞指代印
9月6日,據印度亞洲新聞國際社(ANI)報道,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國此前在二十國集團(G20)晚宴邀請函上用“巴拉特”一詞指代印度之舉,并不意味著印度試圖改變其國家名稱。
蘇杰生(上圖)解釋稱,根據印度憲法,該國的官方語言為英語和印地語,英語中稱印度為“India”,而在印地語中則稱其為“Bharat”(巴拉特)。
蘇杰生表示:“印度就是巴拉特,此事在(印度)憲法中有明確記載。我想請大家都讀一讀它。”印度總理莫迪所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此前一直致力推動更換國名,理由是“印度”這個名字是由英國殖民者引入的,是奴隸制的象征。
印度人力資源發展部部長普拉丹日前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寫有“巴拉特總統”字樣的峰會邀請函圖片,配文是幾句印度國歌歌詞,并表示總統優先考慮“巴拉特”一詞,是印度脫離殖民心態的最強聲明。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印度政府計劃將“巴拉特”之名還于印度。對此,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歷史學博士葉夫根尼婭·瓦尼娜告訴今日俄羅斯(RT),印度政府應是希望通過此舉尋求某種能夠團結其民眾的意識形態,但該國當局或將因此失去一些“其他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