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日媒當地時間24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當天稱,已對準備排入海洋的核污染水進行了取樣檢測。東電稱,檢測結果顯示其中氚的濃度已經達標,將
據日媒當地時間24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當天稱,已對準備排入海洋的核污染水進行了取樣檢測。東電稱,檢測結果顯示其中氚的濃度已經“達標”,將從當地時間24日下午開始將核污染水排入海洋。
另據日本朝日電視臺報道,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決定,如果氣象條件允許,將于當地時間24日13時左右開始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但如果氣象條件惡劣,也可能暫緩排放。
核污水排海后或將化作雨水灑遍全球
福島核污染水含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無有效處理技術,部分長壽命核素可能隨洋流擴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應。據德國海洋研究機構研究表明,自排海之日起相關放射性物質在57天內即可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此外,大氣循環有可能將核污染水蒸發到云層,再化作雨水灑遍地球每個角落,潛在的危害難以估量。
中方開展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
24日,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就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答記者問。
問:今天,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您怎么看?我國在海洋輻射環境監測方面有哪些針對性安排?
答:日本政府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全人類長遠福祉之上,極其自私和不負責任。我們敦促日方傾聽國際社會聲音,切實以科學、安全、透明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接受嚴格國際監督。
我部高度重視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2021年、2022年先后組織開展了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摸清了目前相關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的本底情況。監測結果表明,我國管轄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總體處于歷年漲落范圍內。
當前,我部按照監控重點區域、覆蓋管轄海域、掌握關鍵通道的思路,正在組織開展 2023年度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后續我部將持續加強有關監測工作,及時跟蹤研判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我海洋輻射環境可能的影響,切實維護我國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吃下核污染食品后果有多嚴重?危害可能在數年后顯現
日本堅持強推排海計劃,后果會有多嚴重?遭遇核輻射后,人體會發生哪些恐怖變化?如果沒有直接遭遇核輻射,只是吃下被核輻射污染的食物,對人體影響究竟有多大?
“這些核素,極有可能通過各種途徑被人體吸收。”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魏方欣說。
核素進入身體的3種途徑
1.飲食攝入,富集了核素的魚類很可能被人類吃進體內。
2.呼吸攝入,入海的核素可能會通過蒸騰作用進入空氣。
3.如果特定海域內核素含量極高,人體接觸海域,可能被直接照射進入體內。
危害可能在數年后顯現
這些核素進入人體后會帶來多大危害?
北京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研究員余雯表示:“放射性核素對健康的影響會隨時間積累,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會顯現出來。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具體會造成多大影響,與排放總量、核素類型,以及個體因素都有關系。”
銫137易存留在肌肉中;鍶90易積存在骨骼中;對于合成到生物體內的“有機氚”的輻射效應,目前還研究得還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