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9日,安徽蚌埠市任橋鎮村民張女士在網上控訴:我爺爺74歲,鄰居養豬場欺負他沒有兒子,強行圈占我們家老宅,給我們家斷水斷電,回家的路
8月9日,安徽蚌埠市任橋鎮村民張女士在網上控訴:
我爺爺74歲,鄰居養豬場欺負他沒有兒子,強行圈占我們家老宅,給我們家斷水斷電,回家的路都不給留。
從張女士公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出:
老人的老宅整個被圈在養豬場內,周圍都是高度為1.7米的鐵網,老人回家需要經過對方打開大門,方可通行。
不僅如此,養豬場的水管直接釘在了老宅的墻上,導致墻體已出現開裂;
在未經老人同意的情況下,養豬場在老人地里排水、挖井、砍樹,甚至弄塌了老宅的圍墻,也不管不問……
據張女士說:
爺爺姓李,今年74歲了,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兒子在很多年前過世了,兩個女兒也出嫁了,孫子常年在外打工。
鄰居欺負爺爺年老體衰,又沒有兒子撐腰,就強行霸占了他的老宅,爺爺多次與對方協商未果,作為孫媳婦的張女士,只好帶著爺爺走上了艱難的維權之路。
其實,在上網發聲之前,張女士也嘗試求助過村干部,但自始至終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養豬場老板的態度也很狂妄,不僅不道歉,還告訴他們“不服就去起訴”。
但由于奶奶身體欠佳,一直都在住院,張女士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精力有限,爺爺又不懂起訴流程,所以張女士這才想到了借助輿論力量為爺爺討回公道。
結果沒想到,視頻一經發布,就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網友紛紛斥責村干部的不作為,同時也提出質疑:養殖是不允許靠近居民區和流動水源區的,這樣做屬于違規行為。
甚至還有網友稱:村干部話里話外都偏向養豬場,說不定他私下里收了錢,和對方就是一伙的。
對于網上的猜忌,村支書表示很委屈:
老人口中那個建養豬場的鄰居,其實不是外人,正是他的親二哥,他們兄弟之間的恩怨有幾十年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從接到問題反饋之后,就一直幫他們化解,但他們關系鬧得太僵了,牽扯很多矛盾,一時半會兒也說不通。
至于孫媳婦張女士在網上說的斷水斷電問題,村支書解釋說:“屬實,但也不像她說的那么夸張,老人已經十幾年不在老宅住了,家門口的自留地早就租給了養豬場的老板,況且養豬場的批建手續齊全,不能聽信老人的一面之詞。”
其實,早在養豬場搭建的時候,負責人就想買下老人的老宅,但由于兒子的遺像一直放在老宅,逢年過節親人都會回來祭拜,因此老人拒絕出售,沒想到對方見協商不成,直接來了個“霸王硬上弓”。
好在張女士的發聲沒有被湮沒,此事已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目前,任前鎮和當地村委已經介入調查此事,并聯系了雙方現場調解。
據悉,雙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對方同意撤掉鐵網、通上電、修復受損房屋,并賠償一定金額,但是具體細節還需要進一步商定。
這起蚌埠市任橋鎮的宅基地糾紛事件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也凸顯了農村宅基地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待解決的挑戰。
首先,這起事件暴露了農村宅基地制度的不完善。
宅基地是農民的基本生活場所,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和尊重。
然而,在這起事件中,老人的宅基地權益明顯受到了侵害,養豬場的行為不僅違反了規定,還對老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擾。
這說明當前的宅基地制度在權益保護和監管方面存在漏洞,需要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以確保農民的宅基地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其次,這起事件也暴露了農村治理中的問題。
張女士曾多次求助村干部,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養豬場的老板態度囂張。
這引發了公眾對村干部的質疑,認為他們可能存在不作為、偏向養豬場等問題。
這說明在農村治理中,村干部的作用和責任需要進一步明確,加強監督和問責機制,確保他們能夠依法依規行事,妥善解決農民的合理訴求。
再者,這起事件凸顯了農村社會關系的復雜性。
村支書解釋稱,建養豬場的鄰居實際上是老人的親二哥,兩人之間存在幾十年的恩怨。
這說明農村社會關系中的矛盾和糾紛往往牽扯復雜,需要更加細致入微的調解和解決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通過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調解和協商,尋求雙方的利益平衡,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最后,這起事件也凸顯了新媒體的重要作用。
張女士通過上網發聲,引起了廣泛關注,使得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并介入調查。這顯示了新媒體對于維權和曝光問題的積極作用。
同時,也需要警惕虛假信息和輿情炒作的可能性,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總而言之,這起蚌埠市任橋鎮的宅基地糾紛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農村宅基地制度的完善和農村治理的進一步改進仍然亟待解決。
只有加強制度建設,加強監管和問責,保障農民的權益,才能實現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上一篇:遭網紅舉報 杭州新東方全面停課
下一篇:文旅部:恢復旅行社出境團隊游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