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果你的孩子聽見別的孩子在炫耀,他的父母帶他去了迪士尼,而你沒有,他的自卑心由此而生。如果孩子有這樣的心情,你不會心痛嗎?近日,某
“如果你的孩子聽見別的孩子在炫耀,他的父母帶他去了迪士尼,而你沒有,他的自卑心由此而生。如果孩子有這樣的心情,你不會心痛嗎?”近日,某明星夫婦直播帶貨時脫口而出的話引發網友熱議。
不去迪士尼,就會讓孩子自卑?去了迪士尼,就會高人一等?
由這則新聞想起一個故事:一位富有的父親帶著孩子來到鄉下,想讓孩子看看窮人過得多么可憐。回城后,父親問孩子有什么感受。孩子答道:他們過得真好!我們家只有一條狗,他們家卻有好幾條;我們家只有一個游泳池,他們卻有一條寬闊的小溪。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豐富的,又是簡單的,去不去迪士尼,其實戳中的是大人的心。帶貨明星的一番言論,不僅邏輯上講不通,還公然誘導孩子間相互攀比,把功利的鍋甩給孩子,無非就是綁架家長,制造焦慮。眾所周知,作為全球知名的主題公園,迪士尼樂園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舉家去迪士尼游玩,花銷并不低。帶貨明星言語間硬要把商品消費和孩子的心理健康聯系起來,明顯是通過販賣焦慮來達到帶貨目的。仿佛家長如果不按照明星指引的路徑去消費,就是“沒面子”“沒見過世面”。這種“引誘式”話術,不僅隱藏著追逐利益的老套路,也流露著居高臨下的優越感。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錯誤的價值觀離下架不遠了”。
攀比、炫富的聲音并不鮮見。一位女明星在直播帶貨時稱,“699元,都買不了一雙襪子”;有網絡博主把“炫富”當流量密碼,炮制所謂“精致生活”“理想生活”;在幼兒園,一位幼師拍視頻慫恿小朋友大談“房、車、錢”……把虛榮當光榮,把庸俗當個性,這種價值觀無疑應該“下架”。
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物質的豐厚,而在于精神的豐盈;不在于其去過哪些地方、購買過什么商品,而在于他的品德和學識。在一則火爆網絡的短視頻中,一位老師的話發人深省:“什么叫見過世面?你以為穿幾件名牌、出過幾次國、吃過幾次西餐就是見世面?”世面,是世界的每一面,既有風和日麗,也有風吹雨打;既有高樓大廈下的名貴藝術品,也有田野里的滿天繁星。真正的見世面,是見過真實世界的很多面而保持一顆向上的心。
少一點功利和盲目,多一些培元固本,這才是父母愛子之計深遠,也是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