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60歲的鄧玉君向奇聞事件反映,其被青島傳世珠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世珠寶)的業務員陶某英騙取了77萬元。鄧玉君介紹,她女兒3歲時被
近日,60歲的鄧玉君向奇聞事件反映,其被青島傳世珠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世珠寶”)的業務員陶某英騙取了77萬元。
鄧玉君介紹,她女兒3歲時被丈夫賣掉,之后她一直在外尋找。由于識字少,她對上過大學的陶某英很信任,“她說能幫我寫尋人啟事。打印完尋人啟事,我請她到家吃飯,還殺了一只雞。”
陶某英告訴鄧玉君,她的公司是處理不良資產的,可以幫忙低價買房。于是,鄧玉君陸陸續續給了她77萬元,并簽下了多份《珠寶首飾購銷合同》。
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人民法院出具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2021年8月,傳世珠寶的法人李某、業務員陶某英,和多名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因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
“人都放出來了,錢還是沒還。”鄧玉君說,“我一個月賣菜最多只能掙1000塊錢,連醫藥費都不夠。”
【1】幫忙寫尋人啟事取得信任
鄧玉君介紹,她是云南人,12歲便離開家外出打工,開過飯店,做過貨車司機。2001年,3歲的女兒被其丈夫賣掉,她一直在外尋找女兒。
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鄧玉君借住在青島李滄區的一個職工宿舍內,做些小買賣。如今,職工宿舍面臨拆遷,大部分居民搬走,鄧玉君還住在里面,“這邊人少,我害怕,養了幾條狗。”宿舍沒有自來水,洗菜洗衣要到附近河邊,偶爾有好心人提來一桶水,鄧玉君存起來燒飯用。
宿舍外有一片荒地,鄧玉君種了些韭菜、南瓜、冬瓜,白天拿到路邊賣。
2017年夏天,陶某英和同事在鄧玉君的攤位旁發傳單。鄧玉君記得,陶某英主動找她搭話,問她為何總是愁眉苦臉的,鄧玉君便把尋找女兒的事情告訴了她。
“她有文化,上過大學,說能幫我寫尋人啟事。”鄧玉君識字少,很信任陶某英,“打印完尋人啟事,我請她到家吃飯,還殺了一只雞。”
不久后,陶某英便向鄧玉君解釋她的工作,鄧玉君回憶,陶某英說她的公司是處理不良資產的,可以低價買房,還可以幫鄧玉君買房。“我當時就想,買一個100多平的,就有個自己的房子了。”鄧玉君說。
第一次轉賬,鄧玉君給了陶某英5萬元,“她說錢太少了,讓我再弄點。”鄧玉君開貨車時結交了不少朋友,她向多位朋友共借款60萬左右,再加上自己的存款,陸陸續續給了陶某英77萬元。
鄧玉君表示,自己與陶某英簽訂了多份合同書。鄧玉君提供的合同書顯示,合同書的名稱為《珠寶首飾購銷合同》,與購房無關。
其中一份《珠寶首飾購銷合同》顯示,甲方為陶某英,乙方為傳世珠寶,甲方向乙方購買實物黃金、翡翠玉石制品,總價值為21萬,并約定提貨日提貨。
由于鄧玉君沒有身份證,合同書以陶某英的名義簽署。2018年12月,陶某英手寫了一份證明,表示陶某英及其丈夫名下的77萬元是鄧玉君在李某的公司(傳世珠寶)的理財錢,“鄧玉君拿著那些合同是她自己的錢,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不屬于我們。”
鄧玉君說,陶某英帶著她在青島市區看過房,大部分還沒有建成,連窗戶都沒有安裝,“我還專門帶朋友過來一起看房,看看她是不是騙子。”沒有挑中滿意的房子,鄧玉君也有些起疑。
直到2018年末,有老人找到鄧玉君,希望可以一起維權,她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2】涉事公司多名員工犯非法集資罪被判刑
青島市李滄區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決書》顯示,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間,傳世珠寶法人李某在沒有金融融資資質和實際交易的情況下,以傳世珠寶、眾合普惠投資管理公司、傳世普惠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名義,通過制定珠寶實物買賣合同、珠寶首飾購銷合同,安排公司業務員以高息回報進行宣傳誘導客戶投資。
兩年間,李某從325名投資人處非法吸收公眾存款4467余萬元,且大部分用于個人投資,造成集資參與人員損失數額3283余萬元。而業務員陶某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258萬元。
據陶某英供述,2016年9月,她經人介紹到傳世珠寶工作,平常在金店里做黃金零售和批發,而黃金批發就是讓客戶來投資黃金。
李某供述稱,與客戶簽訂珠寶購銷合同是為了進行融資,合同到期后,客戶可以選擇購買黃金也可以選擇退還本金后領取受益金,受益金一般按照3個月為本金的8%,6個月為本金的9.2%,12個月為本金的11.6%(月付),12個月為本金的13%(年付)的形式支付。
陶某英的任務就是到外面發傳單拉人投資,她經常在李滄公園附近以測量血壓為幌子講投資黃金買賣的事情。而有時候,她會告訴客戶,錢一部分投資了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還有一部分用于購買銀行不良資產,就是鄧玉君所說的低價房產。
2021年8月,李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青島市李滄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十四萬元。而陶某英以同樣的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三萬元。
傳世珠寶的多名員工被判刑,但不少員工供述,自己及家人也投了錢,其中一名員工的父母和親戚投資了260萬元。
“現在人都放出來了,錢還是沒還。”鄧玉君說,得知自己被騙后,她心臟受不了住進醫院,這兩年,多次病發,“上個月光醫藥費就花了1000多。”而她一個月的收入最多時也不過1000塊錢。
企查查顯示,傳世珠寶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為李某,經營范圍包含金銀制品、珠寶玉器、工藝品的設計及銷售,還包含投資信息咨詢、經濟信息咨詢等。該公司已于2021年6月15日吊銷。
2021年5月1日,《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施行,其中規定非法集資人、非法集資協助人應當向集資參與人清退集資資金,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德怡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損失應當既包括相關資金被占用期間的可得收益損失,也包括因參與非法集資導致資金無法清退或完全清退的部分損失。一旦案發往往受害人眾多,案發后,相關司法機構能夠控制和追討的資金將遠遠不夠全部集資參與人所投入的資金,因此能實際清退到位的資金比例不高,時間也很漫長。
2022年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民法院重點打擊六類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養老產品”“以房養老”等非法集資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