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3日,山東青島。張先生和朋友們一起去某自助餐廳吃飯,朋友7個吃了4個小時,一共吃了80多碗楊枝甘露、300多個螃蟹、四五十盒榴蓮。5月3
5月3日,山東青島。張先生和朋友們一起去某自助餐廳吃飯,朋友7個吃了4個小時,一共吃了80多碗楊枝甘露、300多個螃蟹、四五十盒榴蓮。
5月3日,山東青島。張先生和朋友們一起去某自助餐廳吃飯,螃蟹殼擺滿桌引關注。張先生介紹,當時是朋友7個,平常大家飯量都很大,所以一般都選擇自助餐廳,吃了4個小時,一共吃了80多碗楊枝甘露、300多個螃蟹、四五十盒榴蓮、甜蝦和生魚片也吃了不少,小龍蝦也一直沒停過,最后吃到了人家下班。
對于此事,網友們看法不一
有人覺得:“大胃一時爽,病了床上躺”“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螃蟹是寒性,吃那么多螃蟹對身體不好”
還有人好奇:“自助餐不是有時間限制的嗎”“我們這自助一般最多2h”
就在上個月,關于“吃自助餐”,有一事上了熱搜。
218元一份的自助餐,貴陽女子在一個月內連吃五頓,每頓都大量點餐,吃不完的偷偷打包帶走。
4月16日,店方負責人陳女士介紹,該女子違規打包,五頓支付1010元,卻點餐45653元。而且在此之前,該女子也曾多次到店里消費,但是否打包已無法查清。
葉女士多次消費的菜單和監控視頻。一張菜單中,甜蝦刺身點了15份,共計720元;法式鵝肝點了8份,共計624元;安格斯雪花牛小排點了6份,共計588元……菜品合計11130元。監控視頻清晰顯示,葉女士從包里掏出塑料袋放在大腿上,再不停地用筷子夾起桌上的菜品,裝進塑料袋中。
“我經常對服務員說,做自助餐有虧有賺都是正常的,不管顧客吃了多少,我們都得認賬。但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就算很能吃,也就點一千多元的東西,吃幾千元或上萬元是不可能的。”陳女士說,她們只能回溯葉女士最近一個月的消費情況,而在去年8月之前的約半年時間內,葉女士來店里吃了幾十次,其具體點餐金額多少、有沒有偷偷打包,店方無法確認。
事后,店方聯系了葉女士,指出了她多次私自打包的違規行為,要求她按點餐價格補齊餐費,五次點餐總額為45653元,扣除已支付的1010元,還需補44643元。“這不是錢的問題,是這種行為太惡劣了。”陳女士說。但葉女士雖然承認其有打包行為,但只愿意以自助餐的價格再補五次的餐費,也就是說她只愿再補1000元左右。
目前,店方要求女顧客補交餐費44643元,女子沒有答應,店方已向法院對女子提起訴訟。
自“光盤行動”推行以來,人們的文明用餐意識顯著提升,很多人外出用餐會自覺約束行為,減少浪費。
“一些人吃自助餐有著‘吃回本’的心態,常常是七碟八碗、盤盤裝滿,最后往往存在‘眼闊肚窄’的情況,拿得太多卻吃不完造成浪費。”經常“打卡”美食的市民金鑫說,現在不僅是他,自己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勤拿少取”的忠實踐行者,大家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享受“光盤”帶來的美好體驗和心情。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提倡節約,理性用餐很關鍵。許多人表示,自助餐點菜、取餐都要量力而行,莫讓“盛宴”淪為“剩宴”。杜絕餐飲浪費,需從每個人做起,讓節約之風盛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