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五一小長假來臨,隨著一些旅游亂象被曝光,復雜的調休方案再次成了眾人口中的罪魁禍首。中國新聞周刊微博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近9成網友表
五一小長假來臨,隨著一些旅游亂象被曝光,復雜的調休方案再次成了眾人口中的罪魁禍首。中國新聞周刊微博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近9成網友表示調休影響工作效率。而網上關于調休的吐槽更是不絕于耳。
網友們的抱怨可以理解,五一假期正想著去哪玩一下,結果撲面而來的卻是民宿毀約、酒店價格數倍上漲、“刺客”頻現這樣的新聞,確實挺掃興的。但因此而歸罪于調休,把矛頭對準調休并不公平。
調休的目的是讓短的假期變長,讓分散的集中起來,有利于更從容地安排行程。法定節假日由于是統一放假,也能補上一家人休假節奏不一樣的短板。
從假期的時間分布上看,現在上半年有五一小長假,下半年有國慶長假,年初有春節長假,三個長假再加上可以自行支配的年休,已經形成了長短結合,旅游與探親兼顧,相對均衡合理的格局。從空間上看,我們能去哪里、能跑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時間有多長,三天只能短途游,而五天和七天就足以遠行,對幅員遼闊的我國而言,也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不調休,這一切自然無從談起。除非繼續增加全年法定節假日天數,但此舉動靜太大,可能遇到更多的阻力,還需考慮企業和社會的承受能力。
我想這也是調休引來吐槽不斷,但依然保留下來的原因吧。調有人不滿意,可要是不調,大家也許更不滿意。只能在現有的條件下,采取最優的解決方案。
盲目排斥調休并不理性。誠然,調休帶來的問題很多:正常的工作節奏被打亂,景區人滿為患,宰客現象頻發,火車飛機一票難求,食宿價格飛漲……集中休假使得需求集中爆發,這些問題都是事實,但這里面有消費不夠理性、市場不夠規范、監管不力、執法不嚴等非常復雜的成因,不全是調休的錯。
網友的抱怨中其實暗含著增加法定節假日天數的期待,更包含著對價格暴漲、旅游秩序被打亂的不滿,這是我們應該正視的。如何在尊重市場定價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降低大家的出行成本,提升服務體驗,如何加大監管力度,防止各種宰客行為的發生,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引導大家理性出行,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