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2年1月24日上午6點,山東青島膠東機場內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架由青島航空管理并使用的空中客車B-30FG飛機在機場內拖移時,將一名隨同飛
2022年1月24日上午6點,山東青島膠東機場內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架由青島航空管理并使用的空中客車B-30FG飛機在機場內拖移時,將一名隨同飛機移動的機務工程人員碾壓,造成該人員死亡。上游新聞事發后第一時間對事件進行了完整客觀報道,引發輿論強烈關注。
1月6日,上游新聞記者從權威渠道獲取到民航監管機構對于這起罕見的地面人員被飛行器碾壓致死不安全事件的調查報告。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航安委調查顯示,該事件是由于涉事客機完成檢修后在拖行中,地面拖機指揮員未按規定攜帶對講機,其佩戴耳機的耳機線被牽引車軋斷后,未能有效及時指揮停止拖行,在整理耳機線過程中隨身攜帶文件又散落掉地,蹲下拾取檢查單時背對主輪,不幸被飛機右內側主輪碾軋致死。
民航監管機構認為,青島航空這起地面不安全事件構成了一起人為原因民用航空器地面一般事故,青島航空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缺失是事故發生的次要原因。監管機構已經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對青島航空、青島膠東機場提出了安全建議。
上游新聞早前報道《牽引飛機時出意外,青島航空一客機拖移時1名機務遭碾壓致死》顯示,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2014年3月獲得民航局頒發的《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隨后獲得運行合格證書,事發前從事公共航空運輸已有九年之久。涉事飛機2020年7月底加入青島航空機隊,事發前B-30FG飛機最后一次執行民航航班任務是在2022年1月23日,當天23點34分完成長春——青島的飛行任務后,落地青島膠東機場進行維護。
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1月24日,青島航空B-30FG號機在青島膠東機場維修坪610機位執行完A檢維修工作后,準備實施從610機位到501機位拖機作業。根據牽引車行車記錄錄像,在生產準備階段,拖機指揮員領取相關拖機工具,卻并未借用對講機、聲光報警器等。
當天6點18分,飛機從610機位推出,牽引車牽引飛機沿P滑行道向南行進,指揮員位于拖車右后方約半米處伴隨拖車行進。6點22分,指揮員耳機線在行進中被拖車右后輪壓住后繃斷,此時指揮員用左手拍打牽引車并向前跑動,但未到達牽引車前部,繼續伴隨牽引車前進。
監控視頻顯示,6點23分57秒,在飛機行進至605機位附近時,指揮員隨身攜帶的《牽引飛機檢查單》散落到機坪地面上,于是指揮員背對飛機、彎腰持下蹲姿勢嘗試撿拾檢查單。6點24分03秒,指揮員在被飛機右內側主輪碾軋,不幸身亡。7秒后,被拖行的飛機停住。
此前2020年9月29日,東方航空也曾發生一起地面機務工程人員被飛機牽引車碾壓身亡事故,航空公司后續通報證實了事件的發生,并將其定性為“地面交通事故”。民航華東局沒有公開對于此事的詳細調查結果。
對于青島航空這起機務被飛機碾壓致死事件,調查報告查明,遇難的地面指揮員在連接飛機的耳機線被碾斷以后,由于未與牽引車司機建立及時有效的聯絡,也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指揮停止拖機作業,指揮員在行進中整理耳機線,中間還有間斷性小跑,增加了隨身攜帶的檢查單掉落的可能性。在三張檢查單散落在地面后,指揮員立即彎腰撿拾,此時指揮員背對飛機主輪單膝跪地姿勢拾取檢查單,正處于飛機右主輪移動路徑上,情景意識不足,未能發覺飛機移動所帶來的風險,最終被右側主輪碾軋致死。
對于事件發生原因,調查認為拖移事發飛機的小組負責人未對工具借用情況進行核實和有效管控,牽引車司機雖然向指揮員詢問了對講機和聲光報警裝置的情況,但在沒有對講機和未使用聲光報警裝置的情況下,仍然實施拖機作業。指揮員在牽引車右后方約半米處步行跟隨,不符合作業規范中“指揮員應與牽引車、牽引桿、前起落架保持3米的距離”的要求。
調查組根據查明的事實認為,青島航空在隱患排查治理以及對外委單位和人員培訓管理等方面存在缺失。此次事件造成1名人員死亡,構成了一起人為原因民用航空器地面一般事故,青島航空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缺失為次要原因。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調查組對涉事青島航空提出了加強安全風險管理與隱患排查,完善外委項目管理,全面梳理、完善和優化工作程序,加強作風建設,提升崗位勝任能力等4條安全建議。除了涉事航空公司,青島機場也被要求優化機坪運行管控方案,牽頭駐場有關單位針對推拖航空器等開展風險管理,加強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提高相關人員業務能力及風險意識,消除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