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8日上午,暴雨傾盆夾雜著雷電侵襲廈門,讓不少市民猝不及防。隨后,有網友在自媒體平臺發布不知出處的人工增雨作業現場照片,聲稱這場暴雨
18日上午,暴雨傾盆夾雜著雷電侵襲廈門,讓不少市民猝不及防。隨后,有網友在自媒體平臺發布不知出處的人工增雨作業現場照片,聲稱這場暴雨是氣象部門人工增雨作業所致,被大量轉發并快速發酵。經向廈門市氣象部門求證,對方明確表示,17日至18日廈門全市范圍并沒有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將時間撥回到17日9時30分。廈門市氣象臺根據天氣形勢分析,認為17日夜間至19日廈門多降水天氣,動力和水汽條件較好,有一定人影作業條件。廈門市氣象部門根據預報結論以及人工影響天氣安全管理等有關規定,發布“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通知”,引發不少市民們關注。
“這僅僅是一項‘人影作業的計劃’,能不能達到人工增雨作業的條件還需要根據最新天氣形勢的研判。”廈門市氣象局業務處二級調研員趙水芝表示,根據17日20時市氣象臺天氣加密會商結論,本次降水過程雨量較大,可能出現暴雨天氣,全市人工增雨作業暫不開展。
據了解,18日6時廈門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預警Ⅳ級”,根據有關規定,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預警情況下,不得進行人工增雨作業,所以本次人工增雨作業也相應取消。
趙水芝表示,17日至18日,廈門全市范圍內并沒有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本次過程為自然降水。
根據最新天氣形勢,廈門市氣象臺于18日11時30分,升級發布同安區“暴雨預警Ⅰ級”,升級發布思明區、湖里區“暴雨預警Ⅲ級”,海滄區、集美區、翔安區維持“暴雨預警Ⅲ級”。
據統計,17日23時至18日11時,廈門全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最大雨量出現在同安區溪林村 ,為194.4毫米。預計未來6小時(11:30~17:30)廈門仍有40~60毫米降水,其中同安區祥平街道、新民街道、汀溪鎮 24 小時累積雨量可達240~260毫米,并伴有較強雷電、短時強降水、7~9 級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氣象部門提醒,要注意防范雷電、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局地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及城鄉積澇等次生災害。同時要關注氣象部門官方發布的最新信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