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不知不覺,中秋國慶假期結束了。注意,節后上班時間有變!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
不知不覺,中秋國慶假期結束了。
注意,節后上班時間有變!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
特別提醒:今天10月7日(周六)、明天10月8日(周日)要上班!!!
也就是說假期結束后,要連上7天哦。
大家千萬別記錯!記得定好鬧鐘呀!
不過A股開盤,還需要等到下周一(10月9日),股民朋友們不要著急呀。
專家譚雅玲:調休需要更多策略和技巧
針對長假調休話題影響,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獨立經濟學家譚雅玲表示,調休的初衷是好的,但需要更多策略和技巧。
對于網友吐槽,譚雅玲表示休假制度或者小長假的制度,或者休閑旅游度假制度可能也存在著一個宏觀管理的問題,每個地區不一樣,每個機構或者每個單位、每個人都不太一樣。那這時候,我覺得這也是宏觀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種關鍵期,就是我既要促進消費,但是消費的節奏、消費的邏輯、消費的計劃怎么掌握?而且同時可能現在我們人口大流動的現象比較多,本地和外地人的差異比較大,那么在每一個城市在統計好了人口的差異和區別的時候,那他怎么來利用假期合理的安排與親人的團聚,或者假期的行程,或者日程的安排。
譚雅玲認為從制度和管理上還是要搞大量的調查研究,不能一窩蜂、一邊倒的去做這樣的安排。實際上這樣的安排可能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你的形式調研不夠落實,或者你對市場的考證不夠真實的話,那實際上大家所期望的,比方說小長假或者幾個比較好的假期,可能是歡歡樂樂、轟轟烈烈的展開,然后最終消費的預期和人的精力、精神和體力上的預期,可能并不是得到了非常滿足、非常滿意、非常圓滿的結果。
譚雅玲指出宏觀經濟、金融的管理是要有方案的,我覺得像度假、休假和假期的制度也是要有安排的。而最簡單的比方說我們這一個小長假會達到7天、9天,然后實際上最后我們還是要補假的,本來正常的5天工作日,可能會變成7天,會變成6天。實際上人的生理現象是有規律有節奏的,實際上人工作的狀態也是有規律、有節奏的,怎么既尊重規律又合理的安排?
譚雅玲表示覺得這可能需要點策略,需要點技巧,而且應更應該符合中國國情的實際現象。
專家王琪延:“前挪后借”式調休導致休假共時化嚴重分散化休假破解擁堵難題
目前我們的法定節假日通常通過前挪后借的調休方式形成“小長假”或“黃金周”,這導致了休假時間的共時化嚴重。破解假期擁堵難題,需從共時化休假走向分散化休假。優化休假安排,要進行大中小休假調配。按照現行休假制度,休假可按時間長短分為“大中小休”三類,其中“大休”指帶薪休假,“中休”指法定節假日,“小休”指周休。一要落實大休。二要調整中休。三要延長小休。
上一篇:姚明談男籃失利:有兩種辦法擔責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