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彈起龍頭四弦琴,跳著輕快的左腳舞,身著盛裝的彝族阿哥阿妹載歌載舞歡迎賓客。8月10日,中國·楚雄2023年彝族火把節啟幕,楚雄州全州點燃
彈起龍頭四弦琴,跳著輕快的左腳舞,身著盛裝的彝族阿哥阿妹載歌載舞歡迎賓客。8月10日,中國·楚雄2023年彝族火把節啟幕,楚雄州全州點燃熊熊火把,迎接這一年一度的盛典。火把節期間,大量游客來到楚雄,感受“阿哥跳穿千層底,阿妹跳爛繡花鞋”的萬人左腳舞,體驗彝家“火”與“舞”的激情狂歡。
楚雄市設主會場9縣(市)設分會場
8月10日晚20時許,在楚雄市十月太陽歷文化園,一場盛大的民族文化風情盛宴——“火火歡歌”中國·楚雄2023年彝族火把節祭火大典開始上演。“迎賓——客來三杯酒”表演拉開了慶典序幕,隨后演繹的《夢回太陽歷·火之源》則為市民及游客獻上一場極具沉浸感的文化大秀。
雄渾的過山號響起,祭火大典儀式正式開始。德高望重的畢摩(彝族從事原始宗教和文化活動的人)念誦起祭祀火神的畢摩經,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通過頗具儀式感的鉆木取火,縷縷青煙升起,中國·楚雄2023年彝族火把節的火種被點燃。盛夏之夜,火焰染紅了天空,在熊熊火光的映照下,天空中禮花齊放,千架無人機升空呈現出不同的形狀。
據悉,今年的彝族火把節以“人類故鄉·中國火城”為主題,在楚雄市設主會場、其余9縣(市)設分會場。除了楚雄市彝族十月太陽歷文化園外,彝海公園、紫溪彝村等祭火點也同步舉行了點火儀式。點火儀式以“取火、跳火、送火”為主要內容,呈現彝族傳承古遠的文化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紫溪彝村分會場,8.8米高的巨型火把通過6根綿繩牽引點燃,前來體驗的楚雄市民及慕名前往的游客在音樂聲和絢爛的煙花中,見證火把熊熊燃燒,點燃夜空。
在彝海公園內,則上演了萬人齊跳左腳舞的精彩瞬間。由各民族組成的巡游方隊,跳著輕快的煙盒舞,舞著霸氣的吉祥龍,高舉著火把的人們邊走邊唱邊跳,從遠處看好似一條長長的火龍。
13個點位同步,齊跳左腳舞
火把燃起來、弦子彈起來,彝歌唱起來、左腳舞跳起來,來參加火把節的市民和游客圍著熊熊燃燒的火堆,伴著彝家阿哥手中的三弦聲,大家手挽著手、肩并著肩,一起跳起了左腳舞。為讓市民更好地感受火把節和左腳舞狂歡的氛圍,“舞動全城”萬人左腳舞撒火把狂歡活動在十月太陽歷文化園和彝海北路、桃源湖廣場等13個點位同步開展,近百萬人來體驗火把狂歡盛宴。無法到現場的人也可通過直播感受“中國火城·火火楚雄”的魅力。
火把節期間,楚雄還舉辦了龍舟大賽、“夢幻彝海”水舞幻影主題園區與“1+1+N”新文旅運營開園儀式;“夢回千年·牽手時尚— 指尖上的記憶”彝繡動態展暨彝繡沉浸式體驗街區;“威楚新姿”楚雄市建市40周年成就展和非遺動態展等活動,可謂好戲連臺。
火是彝家永不熄滅的希望,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歷時三天三夜(今年的火把節在陽歷8月10日至12日),也是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名錄,被譽為“東方狂歡節”。 火把節的原生形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楚雄彝族稱其為“阿嘟將”,即“火節”、“祭火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