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每一年的農歷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鬼節,傳聞在這一天鬼門關會大開,在陰間的鬼魂會到陽間游蕩。除了七月十五,其實還有三大鬼節,其別稱都
每一年的農歷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鬼節,傳聞在這一天鬼門關會大開,在陰間的鬼魂會到陽間游蕩。除了七月十五,其實還有三大鬼節,其別稱都是我們熟知的節日。那么,四大鬼節是幾月幾日?四大鬼節是哪四大鬼節呢?想知道就來瞧瞧奇聞事件小編的介紹吧。
四大鬼節是幾月幾日
四大鬼節時間:上巳節(農歷三月三)、清明節(公歷4月4-6日交節)、中元節(盂蘭節、農歷七月十五)、寒衣節(農歷十月初一)。
四大鬼節是哪四大鬼節
上巳節
上巳(sì)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上巳,是指以干支紀日的歷法中的夏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宋代以后,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
上巳節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祓即祓除疾病,清潔身心。禊為修整、凈身。
江淮、江南一帶,每年農歷三月三稱為鬼節,傳說這一天鬼魂出沒,夜晚,家家戶戶在自家每間房屋里鳴放鞭炮,來嚇走鬼、驅鬼。
清明節
清明節的來歷,常見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
在春秋初期,重耳因晉國內亂而在列國流亡,一次重耳餓昏過去,而忠心耿耿的介子推,直接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然后烤熟后給重耳吃。后來,重耳成功回國,并成為晉文公。
但是,在大賞群臣的時候,重耳卻忘記了介子推。等到想起他的時候,介子推卻堅決不愿意和重耳見面,并和母親藏到了綿山上。這個時候,有人出餿主意,想通過防火燒山逼迫介子推出來。但是,大火三天三夜之后,介子推和母親卻在大火中遇難。痛苦悔恨的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決定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要求晉國百姓在這一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后來,晉文公在祭拜介子推的時候,將一棵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中元節
中元節(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后定為地宮圣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府之門,也是地府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是中國三大冥節中最重要的一個,設有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
佛教這一天是盂蘭盆會的日子,內容也是為亡靈超度,盂蘭本意是解放倒懸,來自目連救母的故事。
中元節乃是三官大帝中元地官的圣誕日,道教將于此日進行超度先人,拔度亡魂事,所謂:天官賜福,地官釋罪,水官解厄。
寒衣節
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為送寒衣節。亦稱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為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這一天,人們要焚燒五色紙,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連帶著給孤魂野鬼送溫暖。十月初一,燒寒衣,寄托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悲憫。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四大鬼節哪個最恐怖
四大鬼節中最恐怖的是中元節,因為鬼門大開,可能會看到百鬼夜行,燒紙放河燈。其他鬼節如清明節、上巳節和寒衣節也都各有特色,但中元節最為恐怖。